• 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
  • 經管郵箱
  • 教職工内網
  • 用戶登錄
  • EN

2021年11月刊

2021-12-29
閱讀:



有意義管理的興起


管理作為人類最普遍、最重要的活動之一,經過一百多年的演化和發展,形成了日漸清晰的發展脈絡和研究範式。從工業經濟時代關注“經濟人”,以效率為導向追求理性與規範的第一代管理——科學管理,到聚焦“社會人”,關注人的動機與需求的第二代管理——行為管理,到以“知識人”為中心,關注知識的創新和發展的第三代管理——知識管理,到數智化時代圍繞“倫理人”,以幸福和意義為導向的第四代管理範式——意義管理。

意義管理聚焦“倫理人”的第四代管理體系的建立與發展。倫理即人倫道德之理,指人與人相處的各種道德準則。該詞在漢語中指的就是人與人的關系和處理這些關系的規則。如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為五人倫,忠、孝、悌、忍、信為處理人倫的規則。從學術角度來看,人們往往把倫理看作是對道德标準的尋求。面對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和區塊鍊等技術變革帶來的新挑戰,對于人的關注也要上升到倫理層面,需要聚焦于滿足人對幸福和意義的追求,因此第四代管理體系是更為關注人的意義感和企業的意義感的管理模式。2021年全球最具影響力的管理思想家、美國學者艾米·埃德蒙森近年來一直在強調組織中的心理安全感,并将員工可以自由分享自己的想法、給出反饋和建設性意見的組織定義為“無畏的組織”。這樣的組織會有更好的想法、更好的風險管理、更多的學習機會和更少的災難性決策。這一理論将更有效地指導管理者更好地改善團隊和組織文化,優化員工的績效。

因此,在未來的組織發展中,企業要給予員工足夠的尊重和自由,在管理過程中融入溫情管理和同理心,塑造組織中的心理安全感,鼓舞熱忱,助員工找到人生的意義感,倡導人性的回歸及平衡和諧的身心發展。有意義的管理不僅僅關注員工的幸福感、成就感、獲得感以使其感受到工作和生活的意義,同時也強調重塑企業的意義感,關注企業的社會責任和商業倫理,更是關注于社會福祉的增進。



本期精彩内容


專題研究


生趣(Ikigai)和侘寂(Wabi-Sabi)——日本哲學理念的管理啟示 桑加-庫馬爾(Sanjay Kumar)、黃若芸(譯)

商業模式視角下的企業服務業務創新圖譜 魏炜、李飛、徐明、黨藝飛

人機協同創新:面向智能制造的創新新範式 任宗強、陳淑娴

數字期權與數字債務:打造數字平台的持續競争力 焦豪、孫潔、孟濤

公司數字創業的四種模式 李巍

大國重器“盾構機”的工業互聯網平台——中鐵工服的數字化創新之路 劉玉煥、王洋慧

清華論壇

數據要素

企業如何領略與釋放數據要素的價值 劉傑

數據驅動構築富有韌性的創新生态系統 楊偉、蒲肖

數據要素如何驅動企業創新能力提升 劉海兵、王莉華

數據要素如何進入經濟系統 吳緒亮

數字經濟發展背景下數據要素參與分配的機制研究——以浙江為例 陳衍泰、許正中、謝在陽

案例分析


從引進集成到自主研發:三峽集團的自主創新成功之旅 向欣、陳勁、郭彬

從技術驅動到數據驅動:聚才的多元發展之路 胡海波、王怡琴、劉晨

創業故事


華立出海記:從“獨行”到“衆行” 程兆謙、吳波、楊步韻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