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2011清華管理全球論壇”在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舉行。本次論壇主題為“中國與變化中的世界”,是自2007年起清華經管學院主辦的第五屆清華管理全球論壇,也是論壇跨入清華新百年的第一屆。包括清華經管學院顧問委員會委員、百度總裁兼CEO李彥宏,清華經管學院顧問委員會委員、麥肯錫公司董事長兼全球總裁鮑達民(Dominic Barton)等在内的六百多位全球各界精英齊聚清華,他們分别以“産業變革與新增長方式”,“金融體制開拓”,“培養未來人才”和“21世紀的新興力量”四個議題探讨了在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的形勢下,面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和世界格局重組,中國如何主動“求變”,以适應新的及不斷變化的國際環境,繼續可持續發展。論壇由清華經管學院黨委書記楊斌教授主持。
主題論壇三關注的是“培養未來人才”,由楊斌教授主持。台上嘉賓分别為清華經管學院顧問委員會委員、麥肯錫公司董事長兼全球總裁鮑達民(Dominic Barton),清華經管學院顧問委員會委員、國有資産監督管理委員會前主任李榮融,清華經管學院顧問委員會委員、哈佛商學院院長尼廷•諾裡亞(Nitin Nohria),清華經管學院顧問委員會委員、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院長大衛•施密特雷恩(David Schmittlein)及清華經管學院院長錢穎一。主持人楊斌教授給出的第一個問題是:從人才培養的角度而言,嘉賓們最關心的中國和世界的變化是什麼?這些變化對人才培養又提出怎樣的新要求? 鮑達民說,随着技術的發展,國與國之間的邊界将越來越弱,未來将是全球各個國家共同競争人才。怎樣快速的教育人才發展人才?人才需要有在不同環境,不同國家下工作的經驗和能力。 李榮融說,信息越來越多,獲取信息也比原來公平。這要求領導的能力不是在獲取信息,而是分辨信息。把從世界獲得的信息和本土的信息更好的結合,才能成為一個好的領導。諾裡亞說,三大趨勢決定培養怎樣的未來領導人,一、全球化;二、不同領域邊界的模糊;三、)智慧愈顯重要。未來的領袖, 需要有創新的能力,有社會責任感, 有情商,有韌性,還有快速應對變化的能力。
錢穎一認為,三個關于中國與世界的新變化,對于人才培養至關重要:一、正在發生的和繼續發生的世界經濟格局的重大變化。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經濟分量比,由過去的發達國家占80%,慢慢下降,在不遠的将來可能會是50%。這一格局的變化将是一個曆史性的變化。二、技術變化的速度驚人。三、 對企業家精神和創業的看法與三十年前很不一樣。這三個變化加在一起,對商學院培養未來人才提出了新要求。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比知識本身更重要。企業家的思維、企業家精神,創業的勇氣,對待失敗的态度,以及從失敗中走出來的本領,都是需要學習的。其他包括多元文化、倫理道德等。
當被問到執掌國資委時為吸引人才、提升領導素質采取的措施時,李榮融笑言:“讓他們睡不着。”他概括為兩招:比較、鞭打快牛。李榮融排了四個隊:分行業排隊;給央企中主體盈利企業排隊,叫紅榜,給效益下滑的企業排隊,算黃名單;給高負債企業排隊,接近黑名單。競争上崗以選人才,對标以提高人才。李榮融說:鞭打快牛。人才成長要給壓力,沒有壓力成長不起來。偉大的冠軍要感謝偉大的對手。他說:“始終給在位的人才以壓力,這就是我的做法。”
商學院的管理教育當中,如何權衡人才的短期需要和長遠需要?為三年後培養能上手的管理人才,還是緻力于培養十五年或更長時間裡有後勁,持續領軍的人才?錢穎一說:這取決于不同的類型、不同的情況。第一,這取決于學校。越是優秀的大學,特别是頂尖的大學,會更在乎學生将來的作為,其他的學校可能更把權重放在就業。第二,這取決于教學項目。本科生可能22歲畢業, MBA可能30歲畢業,EMBA可能45歲畢業,未來對他們來講不太一樣。第三,這取決于課程。有的課程技術性比較強。有的哲理、倫理比較強,可能更長遠。也有些課程對短期、長期都非常重要。例如寫作溝通課。錢穎一特别提到四年前拜訪李榮融,李榮融問為什麼現在培養出來的學生不會寫作?寫個會議紀要都寫不好?錢穎一說過去三年中,清華經管學院有了很大變化。MBA課程中推出了管理思維與溝通,本科課程中推出了中文寫作、英文寫作。他相信這樣的教育對三年,十五年,三十年都有幫助。這是技能,也是思維方式。(供稿 溝通辦)